【环球网报道 记者 谭利娅 李淑玲】8月8日至10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与环球网共同举办首期国有企业国际传播训练营。来自全国各地共计60名央国企相关工作负责人齐聚西安■■,一起研究企业在品牌海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习跨文化传播的前沿理论★◆★,共同探寻提升国际传播力路径★■◆◆。
依托环球网海外传播中心的多语服务团队(目前拥有英、日、俄、法、韩★■★◆、西、阿◆◆◆■、德语)的人才优势以及丰富的海外传播内容制作和活动策划经验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海外传播中心目前已在海外社交媒体运营★◆★★、海外传播活动定制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多语种翻译及网站介绍和多语种海外舆情服务方面持续发力,目前服务客户包括北京市旅游委★■■◆◆、国家汉办等国家重要部委单位和一些央企国企★■■。
本次训练营为学员配备了◆■■“豪华”讲师团■◆■,不仅有深耕跨文化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深入讲解传播学经典理论知识;也有来自四 大国际社交平台负责人◆■,包括★■:推特(Twitter)大中华区代理商业务总监邓恺筠★■■、脸书(Facebook)大中华区业务总监张宇亮■■◆◆、领英 (LinkedIn)中国营销解决方案总监武威◆◆、谷歌(Google)中国代理商管理部业务总监刘步驰★◆■◆★,全方位地讲解如何用社交平台打通企业国际传播任督二脉■◆★■;还有冲锋在国际传播第一线的实践者——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新媒体部副主任张施磊、环球网海外传播中心总监李蓉通过实战经验,让学员更好掌握国际社交平台传播要领。
此次训练营旨在帮助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更好树立和维护品牌。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指出,过去中国企业在海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中,往往重视■★■“看得见”的 东西,却不知道如何用具象的东西去承载彰显隐性的、人性的内容◆★■★。无人性要素的传播产品是无生命力的★◆◆■。企业应该穿透文化的外衣■★★■◆★,用更具人性化的传播逾越文化★★、引发共鸣。
现场教学是本次训练营一大亮点◆★。学员走进环球网西安分部多语种服务基地★★,实地体验多语种稿件的生产过程。环球网执行总编辑石丁表示◆■,此次训练营希望在资源汇集和优秀导师的指导之下,能够把如何做好企业海外传播的诉求研究得更加透彻。